top of page

該怎麼看待"Discovery介紹《世界十大武術》"

  • 中和道館 小編群
  • Jan 21, 2017
  • 3 min read

"世界十大武術"是個響亮的名稱,目前存世的武術,其創始人大多已然仙逝;但,徒子徒孫們,無不為了自宗自派而相互比武討教,文鬥武鬥,爭個你死我活。世界最大知性媒體Discovery為了搏個版面,不能免俗地也來揍上一腳,拍攝了一部《世界十大武術》的記錄片。

該記錄片因為版權的關係,並無法自Youtube看到,但,相關的文章卻不少;例如:這一篇。這些品頭論足、見風轉舵的點評,是好是壞,有理無理,學武之人是各自有各自的看法。以下小編特別專訪了本道館合氣道二段石哲宇,就他學武十來年,看他是如何看待Discovery拍攝的這《世界十大武術》?

以下是他的看法,值得大家深思喔……

修習各類武術到一定程度,必然碰上不同武術之間的比較問題。

因為實際上當你需要發揮武術的時候,你無法選擇你的對手,你不知道他會什麼,有多厲害。

私以為,武術的本質,源自於人類為求停止紛爭,保護自身生命財產所衍生出之『技巧』。

透過不斷練習熟練其核心概念,千錘百煉後,手到捻來始成『技術』。

在熟練技術之後,仔細琢磨,與個人生活及思想結合,甚至得以另闢蹊徑,在隨手之間不拘泥卻又不脫其技術精神,便發展成武人一生修行的『武道』。

現今武術發展,因運動學之發展,導致世人常以速度,爆發力,持久力等可客觀測量之數值評量各類武術優缺點。

的確,在武術推廣上,以現代人思維,依數值做入門介紹較符合這時代追求效率的方式。

但,假設今日我修習合氣道一天,路上卻碰到一個拳擊練十年的,請問誰趴在地上的機率較高?

反之,今日我修行合氣道十年,碰上了一個拳擊練了三個禮拜的對手,我想這情況會反過來。

修行武術的過程常需要模擬當碰上不同武術的應對狀況,但最後時常變成武林論戰,原因是大家為維護自身門派或武術,常落於互相比較。

但卻往往忘了一件事,我們應該更需要去了解各類武術特點及背後核心精神。

武術是為停止紛爭而來,不是淪為比較後鬥爭的手段。

他類武術也有值得借鏡之處,而非透過客觀數值比較後彼此間定要分出勝負優劣才可。

若真的需要做到這一步,其實內家武術這種日積月累的功夫,早就輸到一蹋糊塗。

但又為何,現今世上仍然有人推崇中國功夫及內家武術?因為武術不是只有客觀數值,武術有其精神,內含,哲理,思想,禮儀。這是無法靠數值比較測量出來的。這是透過身體力行才能逐漸改善自身內外在的才能心領神會的過程,只能意會無法言傳。

健體強身只是修習之間衍生出的好處,若真要追求數值

,那就不如請大家上健身房吧。但讓他上健身房到60歲以後呢?身體健康如昔,速度,爆發力,持久力呢?遠勝狀年?

用數值,特色比較,的確在推廣上讓人較快認識各類武術,進而令人在選擇上也較快下決定。

但當無法讓人體會本門武術內含精神,即使進了門也待不久,因為他會覺得,他學會『技術』了,但通常這類練習者,即使修行不同武術,他在武道上的進展亦到此為止。

與其比較,不如理解包容,與其鬥爭,不妨透過理解後了解自己,我們有別人沒有的特點,人家也有我們缺乏的優勢,但凡修行武術,應該都知道,不是人家什麼很厲害,我們就無力抵抗了。

武術沒有問題,有問題的是人。

也有人只比較技術,但通常練最久的那個都不是想跟別人比技術的那個,而是不斷修煉自己的人。


Comments


最新文章
文章收集
技法分類
​關注我們
  • Facebook Basic Square
  • Twitter Basic Square
  • Google+ Basic Square
bottom of page